審(認)定編號
國審玉2001005,湘審玉2006001
品種權號
CNA20000096.9
品種主要性狀
●生育期情況:
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夏播生育期97天,比對照掖單19號長2天;在湖南春播生育期109天左右。
●籽粒品質:
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含粗蛋白9.65%-9.68%,粗脂肪4.49%-5.09%,粗淀粉72.0%-73.2%,賴氨酸0.32%;在湖南省籽粒粗蛋白質含量9.68%,粗脂肪含量5.09%,粗淀粉含量72.00%,賴氨酸含量0.32%。
●其它性狀:
在黃淮海夏玉米區株高283厘米,穗位高115厘米,全株葉片數20-21片。株型半緊湊,果穗筒型,穗長18厘米,穗軸紅色,籽粒黃色,半馬齒型;在湖南省株高264厘米左右,穗位高102厘米左右,全株葉片數20片左右,果穗筒型,穗長19厘米左右,穗行數16-18行,禿頂度1.5厘米左右,百粒重30克左右,籽粒馬齒型,淡黃色,穗軸紅色。
適應性
●抗性表現:
在黃淮海夏玉米區抗玉米大、小斑病,中抗莖腐病、黑粉病,感矮花葉病和彎孢菌葉斑病,區域試驗田間調查,個別點有紋枯病和穗粒腐??;在湖南省抗大斑病,較抗小斑病,紋枯病較輕,較抗倒伏。
●產量表現:
1999、2000年參加國家黃淮海夏玉米組區域試驗,其中1999年平均畝產554.5公斤,比對照掖單19號增產9.7%達極顯著水平,居第三位,20點增產,4點減產;2000年平均畝產534.1公斤,比對照掖單19號增產16.13%,達極顯著水平,居第五位,19點增產,3點減產。2000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527.51公斤,比當地對照平均增產12.47%,居首位。在黃淮海各省均表現較好。
2004年湖南省區試平均畝產457.48公斤,比對照農大108增產2.05%,不顯著;2005年續試平均畝產511.7公斤,比對照增產7.59%,極顯著;兩年區試平均畝產484.6公斤,比對照增產4.89%。
品種適宜種植區域
適宜在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陜西、江蘇北部、安徽北部夏玉米區和四川、重慶、湖南等適宜地區種植,但矮花葉病和彎孢菌葉斑病流行區慎用。
種植季節
黃淮海夏播區6月1日至6月25日;湘中地區3月20至3月30日,湘北3月25至4月10日,湘南3月1日至3月30日(部分區域咨詢當地農技站后可提前或延后播種)。
主要栽培措施
建議每畝種植2800-3000株,足墑播種,前期適當蹲苗,在肥水管理上應注意氮、磷、鉀的配合使用,施好基肥、種肥,重施穗肥,酌施粒肥,澆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漿期的豐產水,及時防治病蟲害。
風險提示
1.出苗后及早及時打藥,防治灰飛虱,減少粗縮病的發生。
2.大蒜、土豆、油菜、蔬菜地或其他粗縮病重發區作物收獲后不宜早夏播,應錯過粗縮病嚴重侵染期,一般要求在小麥收獲后適期播種。
3.在矮花葉病、彎孢菌葉斑病、紋枯病、穗粒腐病等病蟲害重發區慎用。
4.本產品遇到高低溫等惡劣氣候有可能導致生長異常;遇到大風有可能倒伏;若遇病蟲害大爆發、高低溫、倒伏問題請及時咨詢當地農技部門進行綜合處理。